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正文科普

印度自驾游遇见神仙(谁知道印度尼西亚南部著名的景区)

辰增
辰增 2024-03-26 【科普】 432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巴厘(BaLi)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巴厘西距首都雅加达约1千多公里,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

该岛由于地处热带,且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巴厘人生性爱花,处处用花来装饰,因此,该岛有“花之岛 ”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岛”的美誉。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有四、五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附近有曾于963年喷发过的巴都尔活火山。岛上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该岛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义和巴厘岛风俗习惯的结合,称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设有家庙,家族组成的社区有神庙,村有村庙,全岛有庙宇12500多座,因此,该岛又有“千寺之岛”之美称。神庙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拥有千年历史的百沙基陵庙,陵庙建在称为“世界的肚脐”的阿贡火山山坡上,以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陵庙的层级石雕建筑,与柬埔寨吴哥窟相似。

巴厘岛不但天然景色优美迷人,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丰富多彩也驰名于世。巴厘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鲜艳的奇葩。其中,狮子与剑舞最具代表性。

巴厘的雕刻(木雕、石雕)、绘画和手工业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遐迩闻名。在岛上处处可见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该岛又有“艺术之岛”之誉。玛斯是该岛著名的木雕中心。巴厘的绘画别具一格,大都是用胶和矿物颜料画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题取材于田园风光和人民生活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岛素有“诗之岛”、“东方的希腊”的美称。位于岛中部的鸟穆是绘画中心,博物馆内保存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巨幅绘画。

在鸟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内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著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龛分立于大石像之前;在半山腰建有淡巴西冷的总统行宫。

在岛中部的生宜有著名的猴子庙,猴子成群结队。其北有风景优美的比都库湖。著名的京打马尼,气侯凉爽,由此可远望顶峰终年烟雾迷朦的巴都火山。巴都山下的巴都湖也以风光优美著称。岛东南部的格龙宫是著名的古代巴厘王朝法庭所在地,宫殿气派雄伟,四面有护城河,屋顶绘满犯人受刑时的画像。岛西南海滨的丹那乐,岸边高地建有庙宇,因长年海浪冲蚀,使此地与本岛相离25米,形成孤岛,每当海潮上涨,宙宇在波涛中似沉似浮,宛如水中宫殿。

你知道仙女节吗?经常说自己仙女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就是西藏的仙女节,也就是西藏的妇女节。是女性的节日,会很热闹。你可以去参加。

然后,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个藏仙节的基本信息。

2010年11月23日-1010年10月15日是藏历十月十五日,是拉萨非常盛大的“白腊日珠”节,也称“仙女节”。

仙女节是哪天

仪式

藏历10月15日的每个早晨,拉萨城外的草地上都有一层白霜,但市中心的八廓街已经人声鼎沸,被桑树熏得烟雾缭绕。

这一天,拉萨的女人们会早早起床,刻意打扮一番,集体约好出去玩。他们会去八廓街煨桑葚,给女神班丹拉姆献上巴赞和美酒,当然,还会在白拉姆的雕像前烧香祈祷,为自己的未来许下美好的愿望。

拉萨的妇女对白拉姆怀有深深的敬意,认为这位女神能使自己保持苗条和美丽。同时,据说这一天在白拉姆雕像前许下的女性愿望很有可能实现。

在这些蕴含着幸福祝愿的传说中,还交织着另一种说法:今年沐浴节在河里沐浴的女性基本不会感冒,但在藏历10月15日,女性会集体感冒。

除了去大昭寺拜祭班丹拉姆女神之外,鲁豫的年轻姑娘们还会涌向男人要钱,男人们在这一天也特别大方,不会白送。

这一天是藏族民间传统节日“白腊日珠”。对于这个节日,有人把它翻译成班丹拉姆节,也有人把它翻译成白拉姆节。

班拉姆的母性传说

公元7世纪中叶,西藏国王松赞干布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并专门请来印度女神吉祥女神坐镇大昭寺三楼,做大昭寺和拉萨城的护法。藏族人为这位远道而来的幸运女孩取了一个藏语名字:班丹拉姆。

在大昭寺,有三尊班丹拉姆的雕像。除了表情狂躁凶狠的邪恶形象,还有另一个青蛙脸形象和一个端庄高贵的善良形象。

但在藏族民间传说中,善的形象和蛙面形象已经转化为班丹拉姆的小女儿白拉姆和大女儿白巴东泽。此外,一直住在东子素巷对面的东素拉姆(京干角的女神)也成为了班丹拉姆的二女儿。

如果用人类学的方法对这三个女儿的结构进行系统分解,她们只是构成了情欲、物欲和精神欲的象征,而三个女儿不得不服从母亲意愿的故事,则是母系社会母权制保留的遗产。

关于班丹拉姆的三尊雕像是否与她的三个女儿相对应的问题,美国藏学家戈尔茨坦在一篇关于拉萨街头歌谣的文章中也有提及。他认为西藏人有随机创造童话的传统,这使得许多神的身份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被神话和幻想故事弄得混乱和有些模糊。

如果追根溯源,班丹拉姆是从印度迁徙到西藏的神。在印度民间传说中,她出生在众神与阿修罗的战争期间,后来成为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中掌管命运、财富和美丽的女神,并成为毗湿奴的妾,毗湿奴是爱情女神的母亲和财富女神的妹妹。

在浪漫的藏族人把她奉为女神的1000多年后,人们从她身上衍生出许多世俗的传说:在为她创造三个女儿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身份创造了两个第一。

据说,在人们庆祝藏历新年时,白拉姆出现在背着背的妇女中间,唱一些谴责时代和预测来年的歌谣,从而产生了第一首藏族歌谣;

也有人说,西藏历史上第一张唐卡上画的形象是白拉姆。根据五世达赖喇嘛书写的《大昭寺目录》,松赞干布用他的鼻血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唐卡白拉姆像。

传奇人物班丹拉姆和她的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母系权威受到挑战并以强硬手段维护的故事。在故事中,班丹拉姆是一个性格古怪、不友善的藏族老妇人。

她阻挠大女儿的婚姻,并把女婿曾次赞赶到拉萨河对岸的次角林村。一年里,只有女儿和女婿被允许在藏历10月15日过河相见。

因为二女儿有点懒,班丹拉姆开车带她去八廓街流浪乞讨食物;她的女儿圣拜兰姆因为懒惰和爬满老鼠而受到惩罚。

鼠神共存是印度教的一种现象:印度教徒视鼠为神,认为鼠是圣加内什的使者。在这一点上,它与班丹拉姆来自印度教的事实是一致的。

保护神的酒

在“白腊日珠”这一天,拉萨的妇女会带着她们酿造的青稞酒去祭拜班丹拉姆和她的女儿们。

供奉的过程是将酒倒入蛙脸雕像前的大肚铁桶中,酒从铁桶尾部的软管中流出。流出来的酒是女神“加持”的。献酒的女人会拿着刚倒空的瓶子和酒壶去接,没有酒壶的女人会拿在手里,拿一些喝下去,把酒抹在头上。

专门给班丹拉姆和她的女儿们斟酒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妇女。除了葡萄酒,他们还带来了巴赞和大麦谷物,并将这些贡品撒在煨桑炉中。

大昭寺祭拜完毕,提着女神加持的酒,胸前绑着白色哈达,从寺中出来的妇女们,都显得心满意足。

他们会简单的聚在街角的阳光下一起喝青稞酒。一旦他们高兴了,就会旁若无人地大声唱藏戏。是一种不同于流行歌曲的遥远而古老的藏戏,他们的快感是发自内心的快感。

节日带给少女们的快乐,不仅仅是可以在女神像前许愿,更是有了更多实现愿望的希望。而且她们还会三五成群,在八廓街找男人要钱。其实他们能不能拿到钱并不重要。仪式感带来的快乐比得到金钱的快乐更多。

民俗学者说

传统上,“白腊日珠”是妇女的节日,所以现在有些人把它称为西藏的“妇女节”。

然而,在拉萨生活了近40年的民俗学家张颖说,在他的印象中,“妇女节”这个称谓是近几年才诞生的,女孩在街上向男人要钱的习俗以前从未有过。

一位老妇人告诉我: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白腊日珠”的方式在老妇人和年轻女孩之间是不同的。老年妇女节的内容是和老朋友聚会,集体狂欢,而姑娘们对节日的认识更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凑热闹”的层面。

另外,现在很多男人会在这一天祭拜膜之女神,也会喝下女神祝福的青稞酒,然后和女人们一起狂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天已经成为西藏集体的民间节日。

也可以来这里感受一下这里的节日气氛。这里风景优美,再加上冬季进藏游的优惠政策,简直太适合旅游了!

Tags: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33053号-25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